消费社会与电视新闻的娱乐化
消费社会与
电视新闻的娱乐化
文/丛建安
当今社会,“消费”成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话题,以至于有的理论家不无夸张地指出,这是一个以“消费”为主题的时代。的确,“消费社会”的到来已经是一种不争的事实,消费文化也随之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它是现代社会发展地结果,甚至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时代语境。
当今社会,“消费”成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话题,以至于有的理
论家不无夸张地指出,这是一个以“消费”为主题的时代。的确,“消费社会”的到来已经是一种不争的事实,消费文化也随之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它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结果,甚至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时代语境。电视作为时下最为强大的媒介产物,必然要对这一深刻复杂的转向作出自己的回应,电视新闻也不例外。在这里,我们将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下对电视新闻形态进行深入地研究。 一、消费社会带来的电视新闻形态变化 所谓“消费社会”,是法国学者鲍德里亚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这一时代的“消费是个神话。……它是当代社会关于自身的一种言说,是我们社会进行自我表达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消费的惟一的客观现实,正是消费的思想,正是这种不断被日常话语和知
①
识界话语提及而获得了常识力量的自省和推论。”消费文化作为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是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以大众传媒为媒介的、服从市场需求的一种彻头彻尾的商业化制作,具有无深度、模式化、易复制等诸多特点。这种文化不具有社会阶层的属性,而只代表一种文化态度,快乐是大众文化的最高目的。在这种文化语境下,媒介完全等同于一般的生产商,受众则是消费这一生产商制作的商品的市场,最大限度的商业利润成了新闻业的最终目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传媒市场化改革浪潮席卷欧美,自由化、商业化和放宽规划的改革意味着欧美广播电视管理在总体指导思想上的市场化和政策天平上由公众利益向商业利益的倾斜。在这种新的历史语境中,媒介机构被完全等同于经济体制中的生产商,市场已内化为媒介运作的制度与动力,相应地,新闻理念为市场理念所取代而成为新闻选择与制作的基本理念。与新闻理念将受众定位于公民不同的是,市场理念将受众定位于消费者,作为消费者的受众和作为生产商的媒介之间的关系被理解为纯粹的买卖关系,这种买卖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闻选择与制作过程中新闻价值的评判权完全由受众掌握,从而受众的消费
②
欲求主宰新闻采集、制作与表达成为常规。90年代以后西方新闻界出现了“新式新闻”这一术语,这个术语最初为卡茨所采用。他说:“新式新闻”是一个速配的混合物,它部分是好莱坞电影和电视电影,部分是流行音乐和流行艺术,它将流行文化和名人杂志紧紧混合起来,使小报式的电视节目、有线电视和家庭录像互相结
③
合”。“新式新闻”的主要表现是将信息和娱乐结合起来,这种结合使曾经清晰的新闻与娱乐信息的界限日渐模糊,它预示当代西方新闻与娱乐融合的趋向,这种现象一般被描述为新闻娱乐化现象。 由此可见,新闻娱乐化出现的最深层的原因是由消费主义这一文化语境决定的。尽管从表面上看新闻业一直都是按照企业化模式
运营,但只有当消费主义和大众文化成为当代主流文化,适应这一
文化形态的商业化运作才会完全侵入新闻业,导致新闻业的制度变迁,并进而引发新闻娱乐化的潮流。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电视新闻娱乐化的潮流也涌入了中国。
二、当前电视新闻的娱乐化的表现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国也融入“消费社会”的潮流。在消费文化的背景下,中国的电视新闻形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商业文化大潮对严肃文化、精英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得时下的电视新闻形态在形式与内容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诞生了许多能够及时回应现实语境的电视新闻栏目。比如,央视二套的早间大型资讯节目《第一时间》、南京都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江苏卫视的《1860新闻眼》等等,都带有明显的新闻娱乐化的倾向,也将成为我们考察的主要案例。通过总结归纳,我们可以发现,在消费文化的背景下,当代中国电视新闻娱乐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内容上看,注重挖掘新闻中的娱乐性因素,追求新闻事件的故事性和文学性。与传统新闻形态不同,当代新闻的娱乐化倾向遵循的是“事件中心”原则,目的是展示故事的本身,追求新闻故事的可视性、悬念性、娱乐性。以中央电视台为例,一向以关注国家大事及政要活动为特色的中央电视台,也开始注重新闻娱乐化,不仅普通百姓的家长里短进入了电视新闻,世界各地的民风民俗也开始在央视各档新闻节目中走俏,呈现出更多的娱乐性。湖南电视台则将《湖南晚间新闻》定位为五性:新闻性、社会性、贴近性、趣味性和服务性。虽然他们把新闻性放在第一位,但从播出效果来看,趣味性却是它的核心,因为他们提出要通过“可看性”来体现这“五性”,要“可看”,就得“有趣”,要“有趣”,湖南电视人便选择了娱乐化。这种说新闻的形式刚刚推出时,就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从报道方式上看,强调故事性、情节性,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加强贴近性,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在一些重大社会政治事件的报道中,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往往将新闻聚焦于某一个人物身上,用微观的个人体验来代替对社会历史背景的宏观考察。如湖南卫视《晚间新闻》中曾有一则新闻报道:“接下来请看毒得叫你发抖的各种毒蛇,你不必发抖,由浏阳市沙市镇的胡大姐给你撑腰,再毒的蛇见了胡
④
大姐都会点头哈腰。”这是非常具有挑逗性、诱惑力的报道,娱乐性显而易见。报道就像讲故事一样,设置悬念,吊起观众的胃口,诱惑观众的眼球跟着他的摄像机走向目的地。如此包装之后,新闻
2006年第十一期 | 东南传播
4445
【论文】消费社会与新闻娱乐化的形成及发展
从消费社会与大众文化的角度入手,阐述了新闻娱乐化产生与发展的条件,并概括了当今社会新闻娱乐化的体现。新闻娱乐化之所以诞生于消费社会与其三种逻辑模式直接相关:...
论电视新闻娱乐化的生成与发展
论电视新闻娱乐化的生成与发展_广告/传媒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论电视新闻娱乐...¨1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消费社会的成 型,“娱乐至上”成为世界性风潮,...
论我国电视新闻娱乐化现象
消费社会与电视新闻的娱乐... 2页 免费 浅谈当代电视新闻娱乐化 9页 5财富值 新闻娱乐化的利弊 5页 免费 浅析电视节目娱乐化现象 28页 免费 关于新闻娱乐化...
电视媒体在新闻娱乐化趋势中的社会职责
电视媒体在新闻娱乐化趋势中的社会职责 【摘要】新闻娱乐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它是大众传播媒介市场化、信 息时代信息膨胀的必然结果。 新闻娱乐化一定程度上顺应了...
电视新闻叙事化发展趋向的社会动因
电视新闻的“五化”趋势 暂无评价 2页 1.00元 消费社会与电视新闻的娱乐..... 电视 新闻叙事化逐渐成为 当今 电视 业界 的普遍发展趋 向, 从重在 “ 告知...
美国的新闻娱乐化
美 国便士报的出现 、 黄色新闻 、 爵士新闻泛滥及现 代电视新闻娱乐化都表明...文化成 为美国的主流文化 ,美国进入了一个以消费 、享 受为特征的消费社会 ...
消费主义背景下的传媒娱乐化倾向
湖北社会科学传媒研究 消费主义背景下的传媒娱乐化倾向张田田(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鹿鼎记》这 样的娱乐消遣性电视剧风靡一时,各种滑稽、戏说、打斗、言情、...
论电视大众文化的娱乐化倾向
论电视大众文化的娱乐化倾向 内容摘要:随着人们生活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电视文化正逐渐 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休闲娱乐方式。在这种消费社会的语境 下, “快乐”“...
中国电视文化泛娱乐化趋势浅析
电视新闻在 作为 “社会守望者” 的电视新闻, 其 娱乐化倾向不断加重, 传播并...正如有的学者所 说, “在消费社会中,历史和文学艺术的 消遣、 娱乐、 休闲...
-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分解与组成》教学课件
- 教科研组织机构
- 标准日本语同步测试卷_初级上(含答案)
- 【元旦】2020元旦节联欢晚会主持词串词大全
-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 最新西南大学《幼儿园活动设计与评价》作业答案
- 国际贸易实务复习资料
- 六年级家长会PPT课件 (1)
- 党课第五讲
- 项目党支部上半年总结
- 低温磁制冷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 金属与酸反应
- 《高级翻译教程》复习试题
- 清洁公司规章制度
- 元旦节晚会主持词开场白
- 电视节目
- 娱乐新闻
- 电视民生新闻
- 新闻舆论监督
- 新闻综述
- 泛娱乐化
- 电视传播
- 媒介文化
- 凤城数字电视节目表1页
- 从国内电视节目模板侵权现象看电视节目的发展前景7页
- 电视节目策划书3页
- 电视节目中声音的运用3页
- 电视节目形态45页
- 学院电视台节目策划书3页
- 浅析新闻娱乐化潮流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出路11页
- 发挥新闻评论在电视民生新闻中的作用_以_南京零距离_第七日_和_经视直播_为例3页
-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民生新闻53页
-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转型策略探析2页
- 电视民生新闻需突破价值瓶颈2页
- 如何提升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竞争力[论文]5页
- 新闻炒作与舆论监督:一种文化研究的视角1页
- 从_封口费_事件看新闻舆论监督之监督2页
- 直视第四种权利——浅析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问题6页
- 新闻舆论监督接受监督的路径分析8页
- 论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权及其责任13页
- 论丛:优化新闻舆论监督功能2页
- 一周新闻综述2035页
- 关于_新闻策划_的综述3页
- 201112商业地产新闻综述10页
- 一周新闻综述16页
- 电视民生新闻研究综述4页
- 一周新闻综述24页
- 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社会功能之浅论(娱乐文化论文)3页
- 泛娱乐化时代高职院校的交响音乐7页
- 论大众媒介的“泛娱乐化”倾向5页
- “泛娱乐化”批判的多维背景19页
- 新闻节目的泛娱乐化与娱乐新闻的式微——解读台湾电视新闻的后娱乐现象5页
- 中国电视传媒的_泛娱乐化_突围_电视主流价值的兴起和挑战_徐琦2页
- 广播电视艺术传播_传_受_关系论5页
- 网络电视的传播学解读5页
- 电视传播学新论1页
- 电视传播学新论5页
- 电视传播概论(解构电视)自考大纲9页
- 电视传播与表现形式3页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16媒介文化考试大纲1页
- 当代媒介文化的后现代性分析3页
- 媒介文化与媒介理论22页
- 媒介文化通论75页
- 新闻传播学院特色课程是 媒介文化评论课1页
- 媒介文化与研究3页